央廣網北京3月8日消息(記者莊勝春 郭淼 王譽穎 沈靜文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中國之聲《兩會微調查》關註了"代表委員們的時間都去哪了"?很多科技界代表委員給出的答案,都是在寫論文、做立項、搞科研。這是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,也帶動了我們國家的科技事業不斷取得ARMANI重大成果。
  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科技投入體制機制與新形勢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也逐步顯現。這其間,"功製冰機租賃利化"是個關鍵詞。有人說,科研人員就應該功利化,發論文、搞成果轉化;也有人認為,功利化讓人浮躁,反而制約了創新。對此,科技界的代表委員們怎麼看?
  全國政協委員、海軍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尹抗癌食物有哪些卓說的直接:功利化就是科技界最關鍵的問題。
  尹卓:2、3年不出成果,對不起,獎金沒有了,住房沒有了,基本就要從科技隊伍中淘汰。但實固態硬碟際上這批人是最想創新的人。
  全國政協委員、中科HI-Q褐藻糖膠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民認為,論文也是一個問題。
  張新民:每年一度的,對科研人員要求彙報的時候要說發幾篇文章啊等等。我們國家現在寫的文章數目很多了。
  做科研的,一看寫論文、二看出成果。全國人大代表、中航工業直升機副總經理餘楓說,到底什麼是好的科研成果,我們的一些標準也存在問題。
  餘楓:並沒有嚴格追究這個科技成果它到底在哪個地方應用了,應用的實際成效是怎樣的。對我們科研人員太片面用一些數據太片面,比如說得了幾項成果,得了幾項發明,就可以漲工資、就可以提升。
  除此之外,尹卓委員還認為,現在有些條例也有調整的空間。
  尹卓:最簡單的例子是科技人員要達到哪一級、要享受什麼官員的待遇,都要有項目,沒有項目就沒有成果,沒有成果就沒有科技進步獎,沒有科技進步獎就沒有高職、沒有院士等等這一系列的名利。年輕的科研人員一入行就開始受到這方面的影響,一般一個課題都是一年,最長的兩年,在這種情況下你如何做到原始創新?
  那麼,職稱、工資、經費高低多少與論文和獎項掛鉤,是不是沒有意義呢?全國政協委員、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周健民不這麼看。
  周建民:科研人員不評職稱也是很不現實的,我覺得這不矛盾。這是一個互相促進的一個關係,他研究做的好,在職稱上得到提升,他就可能在今後的研究上發展的更好,但是我們不能強調為職稱而職稱,應該是成果上做的好,職稱上獲得晉升,然後職稱晉升了,更有利他的科研。
  沒有獎勵、難有動力。職稱還是得評、獎項還是得發,定工資得有依據、撥經費得有項目。但是,到底誰高誰低、誰得誰不得,怎樣才能讓評價標準更公平,怎樣才能避免獎勵標準異化成了功利化的推手呢?
  全國政協委員、北京大學網絡與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李曉明說:評獎可以,但要有度。
  李曉明:評是一種機制,但是老評這個機制就會有這種問題,也許他還可以做科研,但是他這種科研也許不是我們希望的科研。
  全國政協委員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民表示贊同。
  張新民:應該把一些獎勵的東西減少,科研工作應該是持續一些,別總是一年一評,兩年一評,讓大家靜下心來。
  全國政協委員、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周健民說,職稱評可以,但得分門別類。
  周健民:比如說,搞應用研究,那就是他的轉化成果怎樣,或者他的效益獲得的怎樣;搞理論研究就是,理論論文發表的怎麼樣?他的理論創新的意義怎麼樣?
  具體誰來評呢?政協委員、海軍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尹卓提出:應用科學成果交給市場,理論科學成果交給同行。
  尹卓:大家努力的方向就是一個,科技創新,剩下的東西交給市場或者交給同行業委員會去評審。
  全國人大代表、中航工業直升機副總經理餘楓還認為,應該引入第三方審核機制。
  餘楓:國家應該從法律層面都應該來做這個事情,不是整幾個專家懂都不懂,給點評審費,說說好話。
  為了治本,尹卓今年還專門針對於去功利化問題準備了提案:改革科技管理體制。
  尹卓:要以科學家科研人員為主體,讓他們來管理,而不是由政府部門來管理。我希望科研雙軌制,一個是行政領導的指揮長制,給你保障人員,給你保障經費,科研樓建設。另外還有一個是總師制,他是要出項目的。都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,在人財物的調配裡頭,總師要有發言權。  (原標題:兩會微調查:科學研究學術工作應不應該“功利化”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vlukwfjtjcc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